馬總統上任7年來,政府推出的房市政策其實不少,例如實價登錄、奢侈稅等,但是房價還是一直漲。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,2008年只有8點多,也就是不吃不喝工作8年多,可以買得起1間房子。然而,去年底已經飆到15.73,「榮登」世界第1。為什麼這些政策的效果就是不好呢?
蘋果掀房事網路節目昨天邀請專家,剖析馬政府7年來推出的房市政策。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:「政策真的不少,效果就是不好,因為錢多,利率低,所以房價上升,壓不下來。」
2008年發生國際金融海嘯,美國實施QE(量化寬鬆),把大量美元灑入民間,導致全球熱錢暴增。2009年台灣調降遺產贈與稅,最高稅率從50%一下子降到10%,導致繼承與贈與移轉棟數不斷飆高,海外資金湧進。
金磚動力行銷副總經理施孝文表示:「預售案之前最低有60%是投資客在買,最高還有100%的,案量怎麼樣都可以去化,買房子像買菜。」
莊孟翰副教授也分享了一個驚人的例子:「大概6、7年前,我有學生在中國當台幹,有4個人去林口買房子,一共買了44間預售屋,建商給他們打7折。那時候每坪才10幾萬元,現在普遍已經20幾萬元,獲利翻倍。」
2011年推出的奢侈稅,施孝文覺得:「只造成2、3個月的觀望停滯,等遊戲規則出來,買氣又上去了。」2012年上路的實價登錄,他也覺得對房價回歸正常沒有什麼幫助。
真的影響到口袋很深的有錢人的,他認為是房地合一稅、限貸、屯房稅、豪宅稅。施孝文說:「現在有錢人都不出手了,很多都轉往國外投資,例如日本、柬埔寨、澳洲等地。」
當前台灣房市已經轉為自用市場,如果房地合一稅開始實施,房屋持有稅、交易稅加上資本利得稅,將成為賣屋者的一大負擔。全國買賣移轉棟數,前年是37萬戶,去年是32萬戶,莊孟翰副教授預估,今年可能只剩下25~27萬戶,甚至更低。(洪儷容/台北報導)
留言列表